-
虚假诉讼案逮捕前的“紧急刹车”
- 发布人:杭州刑事律师 发布时间:2020-09-29 18:49
-
【案情简介】
徐某某因与鲁某某存在借贷关系,后鲁某某企业破产,只能小比例兑现相关债权。公安机关侦查认为,徐某某为了提高偿还比例,通过鲁某某重新出具欠条,徐某某使用在其他诉讼中用过的银行汇款记录,瞒天过海,通过法庭调解,确认了210万的债权。
【主要观点】
一、从基础民事法律关系层面看,该210万债权,是客观存在的,而且经过镇处置办确认,并不存在“捏造事实”的情况。
二、从诉讼行为层面看,镇处置办,处理兑现的42万,当事人已剩余168万元债权向法庭提起民事诉讼,系根据政府决定被动而为,并非其主动提起诉讼。
三、因时间长远,债权种类多,全部债权数额难以统计准确,对于其中的不实的部分,徐某某表示认罪认罚
四、由于债务人已经没有任何财产,法院的调解书也难以执行,本案不可能造成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。
五、徐某某对涉及本案深感后悔,其平时遵纪守法,没有社会危险性,应该不予逮捕。
六、“两高三部”《关于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指导意见》规定
20.逮捕的适用。对提请逮捕的,人民检察院认为没有社会危险性不需要逮捕的,应当作出不批准逮捕的决定。
【辩护结果】在拘留的第35日,检察院作出不予批准逮捕的决定,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为取保候审。
【主要体会】
一、紧盯诉讼期间,及时与办案检察官进行沟通。
二、以最新的规定做依据,让检察官觉得我们是专业的。
- 上一篇:铁证之下找辩点,最终获得从轻判 下一篇:开设赌场案的缓刑是如何“炼成”的?